时间: 2025-04-13 19:57:34 | 作者: 焊锡溶剂
在中国,健康和医疗话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网络的发展,一些药品通过社会化媒体迅速走红,成为大众品中的“网红药”“神药”。其中,速福达(玛巴洛沙韦)作为一款“能快速缓解流感症状”的药物,在国内市场掀起一股购买狂潮。
早在2024年初,各大社会化媒体中出现了关于速福达“只吃一粒就好”的推荐帖。2025年底,这一幕再次上演。一位家长发帖称“自家小朋友出现流感症状,直接吃奥司他司行不行?”。而在帖子后面,不少热心的网友推荐“吃速福达吧,一粒见效”。推荐指数非常之高,可见这款“网红药”的普及程度。
然而,在国际市场上,这款网红药的表现却截然不同,销量远不如国内市场这般火爆,甚至还备受冷落,销量出现断崖式下滑。
速福达,由日本药企盐野义制药公司研发,并联合罗氏制药推向全球市场的抗流感病毒药物。
根据IQVIA的数据,2018年速福达率先在日本上市,并在次年达到了销售高峰,约1亿美金。然而,在随后几年里,它在日本市场的销售额逐渐萎缩。
同年10月,速福达登陆美国市场。最初的表现颇为亮眼,尤其是在2022年达到了5200万瑞士法郎的销售峰值。但此后,它的市场占有率未能逐步扩大,2023年降至1200万瑞士法郎,较上年减少约四分之三。到了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锐减至400万瑞士法郎。
而在欧洲市场,虽然速福达已在欧盟获得批准,但其在欧洲市场的销售表现并不好。就目前来看,欧盟的主流流感治疗指南依旧推荐奥司他韦作为首选药物。
相较之下,速福达在中国市场迎来了完全不同的命运。从罗氏制药的财报中,能够正常的看到一个惊人的事实:速福达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售的收益主要来自于中国。
根据罗氏制药财报数据,2024年上半年玛巴洛沙韦在全球的销售额为6800万瑞士法郎(约合5.5亿人民币)。其中,仅中国市场就销售了5.1亿人民币,占全球销售额的大约93%。这表明,中国慢慢的变成了速福达的第一大市场。
一是医保政策支持。2021年4月,速福达被纳入中国的国家医疗保险目录,虽然价格依旧不低,但医保可报销,大幅度的降低了患者的自付费用,从而促进了其的广泛使用;二是看似便捷的治疗体验。速福达一个显著卖点在于只需要一次剂量就可以完成全部疗程,对患者来讲十分便捷,特别是在流感高发季节,快速缓解症状的需求使其备受欢迎;三是营销上的成功。这一点从社会化媒体上对其冠以“流感神药”的代称可见一斑。
速福达在中国经历的一年热潮过后,不少人开始反思,这款在美国和日本先火后被冷落的药物,为何会在中国市场成为备受追捧的“流感神药”?会否再现其在美国日本等国相同的经历?
事实上,速福达的迅速走红,离不开社会化媒体的“营销”,但这本身就暗藏着法律风险。
从其走红的路径来看,最初是由不少网络博主在各社交平台分享自己买药、用药的经历,有人写道“速福达真神药”,还有人劝粉丝“有备无患”。然而,这些分享可能被视为商业广告,从而面临法律责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刘晓春此前曾表示,纯粹的个人经验分享并不会违反法律,要防范的,是假借个人分享为名进行商业推销。“有些看上去像个人分享,但还是能够判断出来,其实就是有经济利益在后面的。”就此,刘晓春建议,有关部门可优先考虑对此类假借个人分享实施商业营销的行为,实施专项治理。
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处方药只能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药监管理部门共同指定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上做广告。而速福达作为处方药,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而非根据大众媒介的传播而“拔草”。
在速福达对外宣称“只需服用一次”卖点背后,是其具有的较长药物半衰期。据称,速福达活性代谢产物在中国受试者中的半衰期长达99.7小时,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比较久。虽然这为患者带来了便利,但也引发了一系列潜在风险。
由于药物在体内停滞时间长,一旦服用过量,难以通过透析等方法快速排除。速福达上市后,曾报告了包括速发过敏性休克在内的多种过敏反应。如速发过敏反应、速发过敏性休克和类速发过敏反应。若发生药物过敏,需要一直进行抗过敏治疗,直至药物完全从体内清除,这一过程长达20余天。
在药物相互作用方面,速福达不应与含多价阳离子泻药或抗酸药或含有铁、锌、硒、钙、镁的口服补充剂一起使用。因此,有吃保健品习惯的患者,需要格外注意。
此外,使用抗病毒药物会抑制鼻内流感病毒活疫苗的病毒复制,以此来降低疫苗有效性。《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指出,接种前17天使用过玛巴洛沙韦者,禁止接种流感减毒活疫苗。
事实上,在美国和日本,速福达耐药性的问题已显现。2019年,日本报道了在没有接触过速福达的婴儿及其接受过该药物医治的兄弟姐妹中检测到对速福达敏感性降低的甲型流感病毒(H3N2)突变株,这标志着耐药毒株已经具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能力。(参考文献:Emerg Infect Dis. 2019 Nov;25(11):2108-2111)
到了2022—2023年日本流感季节,从幼儿到成年人身上均采集到了对速福达敏感性降低的H3N2流感病毒,这进一步证实了耐药病毒株的广泛存在。(参考文献:Antiviral Res. 2024 Sep;229:105956)
在美国,美国儿科学会(AAP)在其最新版《儿童流感预防与控制建议(2024-2025)》中指出,使用速福达后,有4.5%的患儿出现对药物敏感性降低的情况。
速福达对于自身耐药性同样有过说明。福达药品说明书显示,在儿童患者中,甲型/H1N1和甲型/H3N2病毒感染后,发生与玛巴洛沙韦敏感性下降相关的给药后氨基酸突变的总发生率分别高达24%和65%(参考文献:玛巴洛沙韦片说明书,修改日期:2023年03月21日)。
这样的说明也表明,速福达作为速效药,效果非常明显的背后,是不良反应和可能性影响,其本身已有过提示。然而消费者往往只看到其“速效”,却选择性地忽视了“影响”。
速福达作为一款网红药,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引人瞩目。然而,其在其他几个国家和地区的遇冷以及潜在的科学风险和法律问题,也在提醒着中国消费者对待任何药物都应保持理性和谨慎。因此,消费的人在选择药物时,应充分了解药物的科学依据和潜在风险,避免盲目跟风。
据美媒近日报道,作为对特朗普政府向中国加征一定的关税的回应,中国日前对多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其中涵盖了对航空电子设备领域至关重要的资源,这可能会极度影响美国第六代战机项目研发进展。特朗普上月在白宫宣布,选定波音公司来执行生产美国第六代战机项目。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记者阚静文)“住手!”“抗争”“我们不想要这样的美国!”,超1000场,逾50万人参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签署最新的“对等关税”行政令,加之美国政府此前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引发美国国内及欧洲强烈抗议。连日来,多地民众走上街头,用行动表达不满与愤怒。
美国政府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后,苹果等美国科技公司股票跌幅明显。有外国机构指出,加征一定的关税可能会使苹果手机价格持续上涨30%—40%。美国加征一定的关税的代价是什么?通过对一部苹果手机组成的拆解,或许能够获得答案。
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0时,北京时间4月9日12时,白宫所谓的“对等关税”砸向全球数十个经济体。钢铝、汽车、芯片、大豆……都成为白宫的扫射目标,无一幸免。这场自诩为“美国优先”的贸易战慢慢的变成了一场“经济勒索”。
山东一小学老师大大方方给学生开展性教育,教孩子认识和保护隐私#媒体精选计划 (剪辑、运营:王瑞琦)
美经济学家:加征一定的关税美国会输 “新能源车就是最好的例子” #关税 #新能源汽车 #加征关税
“令人震惊、史无前例”!美媒爆:美政府将6000多名仍在世合法身份移民列入死亡人口数据库
美国《》当地时间10日发布报道称,根据该媒体获得的记录以及四名知情人士的消息,美国社会保障署本周在国土安全部长诺姆的要求下,将6000多名以拉丁裔为主、仍在世移民的姓名和社会保障号码,添加到了用于追踪死亡人口的数据库中。
美国亮出所谓的“对等关税”牌后,由于担心物价飙升,美国民众开启了“疯狂囤货”模式。原标题:《【国际漫评】“是时间开始囤货了!”
安徽一教育集团要求教师签“不参加考公考编承诺书”,律师:教师有职业选择权,学校无权阻止考公考编
据荔枝新闻报道,日前,安徽新锐教育集团旗下多所滁州学校教师反映,入职时被要求签订“不参加考公考编承诺书”,且滁州市公务员或者事业编考试当天,学校会对符合考试条件的教师挨个打电话,或拉工作群开视频会议,没有及时回消息的教师,会认定为参加考公考编,将对参与考公考编人员进行处罚并通报。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编辑小娄2022年12月29日这天,消失在大众视野许久的央视主持人朱军在社交平台上更新了一则内容。